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目录摘要
…… |
…… |
|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 1763—1914年 |
第十章 科学革命 |
一 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 17世纪的新宇宙 …… 五 生物学革命,1850—1914年 |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
一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时间开始 二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地方开始 三 工业革命:第一阶段,1770—1870年 四 工业革命:第二阶段,1870—1914年 |
|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
一 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 英国革命 三 启蒙运动 四 美国革命 五 法国革命 六 民族主义 七 自由主义 八 社会主义 …… |
|
…… |
…… |
…… |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著作第十章“17世纪的新宇宙”、“生物学革命”的标志性成就分别是什么?
(2)我们通常将启蒙运动视作思想解放运动,作者却将启蒙运动放在“政治革命”一章中论述,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3)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B点、D点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民族企业与明朝“机房”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4)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列举两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事件。
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1896年第一届近代夏季奥林匹克会举办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期待,也是世界人民的殷切希望。届时,北京将给世界一个奇迹。
材料一历史上近代夏季奥林匹克4年举办一次,至今,共举办了25届,第六,十二,十三届因故并未举行。
-----摘自 新浪网
材料二 1932年(一说1931年)国际奥委会将会址选在柏林,1933年以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夺取了德国政权,德国政局发生了严重变化。鉴于当时的德国政治形势,1934年国际奥委会讨论了是否仍在柏林举行奥运会的问题,并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前往德国实地调查。 国际奥委会因受希特勒宣传和表面现象的蒙骗,他们印了成吨宣传德国"繁荣与昌盛"的材料,耗费了巨额资金,用花岗石、大理石等兴建了一座能容10万人的大型运动场,一个有两万座位的游泳池,以及体操馆、 篮球场等,还修建了一个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再加上当时欧洲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最后仍维持了原议,在柏林举行第十一届奥运会。
-----摘自 信息产业网
材料三 1936年6月,一些国家在巴黎召开了捍卫奥林匹克理想大会,反对在希特勒统治的德国举行第11届奥运会,号召各国运动员去巴塞罗那参加人民奥林匹克运动会。后因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破坏,巴塞罗那大会未能举行。
-----摘自 网易
材料四柏林奥运会是纳粹一手炮制的奥运会。它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为德国法西斯粉饰和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会过去三年多一点的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即发动了侵略战争,给包括德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54年庆祝奥林匹克运动60周年时,国际奥委会不得不为自己的错误进行检查,并在第44号公报中认为,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喧嚣气氛笼罩了本届奥运会,产生了可悲的后果。-----摘自 信息产业网
材料五从2008年3月份开始,第29届奥运圣火的传递正在有序地进行。圣火的传递点燃我们心中关于奥林匹克的激情,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共享奥林匹克友谊、和平、和谐的梦想和愿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六届、十二届、十三届奥运会没有实际举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国际奥委会经过调查之后,为什么仍然将十一届奥运会放在柏林举行?
(3)根据材料四,回答为什么说将第11届奥运会放在柏林是个错误的决定?
(4)根据材料五,简述北京奥运圣火接力的主题,并说说该主题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思想。(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阅读下面小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我是一个高中生,叫博伊默尔。1914年8 月,德国卷入了战争,政府,学校,老师都积极鼓励我们投笔从戎。我们的校长也不停的向我们进行长篇大论,于是,我们在“英勇奋战“、“保卫祖国”的口号下自告奋勇地来到战场,……每次恶战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正在不断减少,有的新兵一上阵就被枪弹击中。而停火后的战场,一眼望去:有人还活着,但他们的头盖骨已经给炸开了;有的士兵在走路,然而他们的双腿已经被炸断,他们仅仗着炸剩的残肢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有的士兵,竟然拖着自己被炸烂的膝盖,用手在地上爬了两公里的路程;……我再也找不到校长所说的光荣与自豪感,反倒为痛苦和死亡困扰着。
回到后方后,人们对战争痴情依旧,并嘲笑我对待战争的态度,把我比做一文不值的懦夫。在我看来,“我们年纪很轻,才20岁;可是对于人生,却除了绝望,死亡,恐惧以及与悲痛的深渊联系在一起的迷惘浅薄之处,一无所知……
我又重新回到战场,10月,我阵亡了。据载:“他是往前面扑倒下去的,躺在地上,好像睡着了一样,脸上没有多少痛苦的感觉,有的是一种沉着,差不多是满意的样子。”
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宁静,战报上有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请回答:
(1) 博伊默尔参加的是什么战争?,博伊默尔为什么会自告奋勇地来到战场?政府鼓励学生“投笔从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简述这场战争的性质。
(3)博伊默尔在战场上所碰到的敌人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列出两个国家)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三……一百年前,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几乎亡国,国父领导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向人民许下富强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历史只有朝代的更替,人民不能当家做主。“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民主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社会贫富悬殊,文盲遍地。“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均富与教育的承诺。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纪念辛亥革命九十九周年讲话》
⑴上述两则材料表明《申报》对民主革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材料二中把“中华民国”改为“中华民民”的用意是什么?(2分)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当时的时代要求是什么?(2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2分)
(2)马英九在讲话中称“中华民国”的成立对人民许下一系列承诺,请结合史实概括指出孙中山一生是如何实践这些承诺的?
关注民生,追求公正公平,建设民主法制,实现和谐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材料二只要对人性略知一二,我们就会相信……几乎没有什么人会为了公益而一再牺牲一切看得见的私益或实惠。……任何体制,若不是建立在根据这些准则所推定的真理之上,就不可能成功。 -----华盛顿
材料三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中国毛泽东”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华盛顿政治思想的主要闪光点。简要指出该思想遗产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3)怀着建设美好社会的坚定信念,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革命道路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该道路的理论思想是什么?请简述其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