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
| C.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 D.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西周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 B.礼乐丧葬制 | C.婚娶联姻制 | D.功臣分封制 |
“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这说明丘吉尔()
①既痛恨资本主义,也痛恨社会主义
②既反对法西斯主义,也反对苏联政权
③对德国人和俄国人同等仇恨,毫无二致
④站在英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和反共、反苏的立场上
| A.①② | B.①④ |
| C.②④ | D.②③④ |
1940年12月罗斯福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的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 A.英国 | B.法国 | C.波兰 | D.苏联 |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
①对战争蓄谋已久,准备比较充分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③法西斯采取“闪电战”的战术④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如德国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
希特勒说:“只有我们在西线腾出手来的时候,才能反对俄国。”这主要是因为〔〕
| A.西线的英法是德国的主要威胁 | B.德国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侵略计划 |
| C.苏联强大,需要认真对付 | D.希特勒极力避免东西两线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