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英语国家史略》中这样描述:“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在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后来,当查理二世允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返回伦敦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这说明英国
A.资产阶级革命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
B.资产阶级革命对国内外产生重大政治影响 |
C.确立君主立宪制符合英国民众的心理预期 |
D.民众对资产阶级革命的积极作用茫然无知 |
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两汉之世,(皇帝)遇日食灾变,则下诏责躬求言。”下列思想内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
A.三纲五常 | B.天人感应 | C.君权神授 | D.春秋大一统 |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 B.墨家的“兼爱”思想 |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 B.制天命而用之 |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
A.君主意志 | B.“爱人”之心 |
C.内心自省 | D.礼乐规范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表明孔子主张( )
A.儒法并用 | B.德治是主要的,法治是次要的 |
C.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 D.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