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 )
| 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
| 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 |
| 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
| 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 |
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 A.壮大皇族力量 | B.保证列侯利益 | C.加强中央集 | D.笼络王侯人心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中说,“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袭诸侯之权。”这里的“封建”和“选举”分别指
| A.分封制和民主选举制度 | B.封建制度和民主选举制度 |
| C.封建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 | D.分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 |
《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
|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说:“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下列制度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禅让制 | B.井田制 | C.嫡长子继承制 | D.郡县制 |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下列各项中,对上述言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随着美国实力的增强,美国扩张的野心膨胀 |
| B.美国谋求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居主导地位 |
| C.“二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国家 |
| D.美国按照自己的实力谋求在世界上的新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