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著作或报纸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 )
①《神圣家族》②《德意志意识形态》③《共产党宣言》④《新莱茵报》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常用概念。下列诗词中体现了盛唐意境的应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看后庭花” |
|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注解。下列关于
“仁”的解释中,属于理学家朱熹新阐释的是
| A.“仁”是天理的核心 | B.国君行政应该“志于仁” |
| C.“仁”者“爱人” | D.“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 B.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 |
| C.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 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 |
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下列关于行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当时全国分设10个行省 |
| B.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
| C.行省官员有更改赋税征收制度的自主权 |
| D.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A.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 B.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
| C.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 D.以保护生态和环境为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