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该观点最早源自
| A.启蒙思想家 | B.宗教改革者 |
| C.人文主义者 | D.古代儒学大师 |
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应属于
|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功用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
|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
|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 |
| 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
|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 |
1927年11月9日至10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由瞿秋白主持在上海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原则上通过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所谓“不断革命”,革命形势仍在继续高涨,反对退却,要求继续进攻。此决议案的通过
| A.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潮局面迅速到来 |
| B.配合了党的“工农武装割据”斗争 |
| C.致使“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继续发展 |
| D.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 |
据统计,1760-1780年,英国农业增长率为每年0.1%;1780-1801年则为0.8%,同期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4%,工业年增长率为2%。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 B.形成有机联系的国内市场 |
| C.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D.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