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六官,各有所职,倘无折中,则恐互相推避,……故总摄以宰相。宰相亦虑有未周,见有所偏,乃先之以中舍之杂判……又继之以给事之驳正。”材料描述的是
A.三公九卿制 | B.内外朝制 | C.三省六部制 | D.内阁制 |
《左传·哀公二年》记载:公元前493年,晋国赵鞅与郑军作战。战前,鉴于郑军人多势众,为鼓舞士气,赵鞅临阵誓师,“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遂:参政),人臣隶圉免(奴隶免除身份)”。材料直接反映了当时()
A.战争目的为攻城略地 | B.争霸战争日趋频繁 |
C.奖励军功已渐成风气 | D.士阶层社会地位高 |
《史记·赵世家》曾记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以习骑射”。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根据上文和所学,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A.现代的裤子可能源于胡服 | B.胡服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创造 |
C.民族融合影响服饰的变化 | D.汉人的服饰完全被胡人异化 |
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
B.周朝的重要都城 |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
郭沫若曾写道:“洹水___________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上文中的___________应填入()
A.偃师 | B.安阳 | C.镐京 | D.咸阳 |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与兵马俑、北京人、马王堆汉墓齐名。1973年,在距今7000多年的遗址中,出土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漆器、水井遗迹,象牙雕刻,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据此,在河姆渡遗址还可以发现()
A.玉制礼器 | B.大型墓葬 | C.陶猪形象 | D.古城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