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 )
A.组织互助组 | B.进行公私合营 |
C.建立人民公社 | D.开展反右倾运动 |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资料二: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柳、黄二人同样是针对皇帝这个制度发言,却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关于这个差异,以下解释何者较为合理?
①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明废相后皇帝专权的史实
③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实质内涵
④二人所处社会的结构不同,二说都有其当代的合理性
⑤二说恰好相反,所以两种说法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根据史书记载,南北朝初期,某族的居地是:“东接中国,西通西域,长数千里,各有酋帅,部落分地,不相统摄。”这地是指那一族?
A.匈奴 | B.羯 | C.羌 | D.鲜卑 |
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不同于旧石器时代者,主要在于
①懂得缝制衣服②已有宗教观念,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存在③发明农业,减少对自然食物的依赖④饲养家畜,稳定肉食来源⑤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一个新石器时代晚期村落里的人群,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A.他们食用的谷粮取自耕作,食用的肉类则有赖狩猎始能获得 |
B.由于他们没有贮水的器具,所以他们的居所紧邻水源 |
C.居民彼此间的经济能力并无差异,社会地位亦皆相等 |
D.他们有人专事农耕,也有人专事工具的制造 |
考古学家说:“在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有:河南的仰韶文化;山东和江苏北部的北辛─大汶口文化;内蒙古东北地区的新乐文化;浙江北部的河姆渡文化;台湾北部的大坌坑文化。”我们根据这个数据,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最初的情况是
A.这五个地方有农业,有陶器,种植同样的作物,饲养同样的牲畜 |
B.仰韶、是中心,向东发展至北辛─大汶口,再向南至河姆渡、大坌坑;另一向北发展而成新乐文化 |
C.不同文化各自发展,呈现多元面貌 |
D.各文化因地区的不同,文化内容如作物、牲畜等也有不同 |
E.仰韶、新乐在西,北辛─大汶口、河姆渡及大坌坑在东,反映出上古东西对立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