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
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 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
明清时期,像年画、剪纸画等大量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 | B.理学兴盛 |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
中国画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作品,体现了“以形写神”的风格 |
B.图二体现唐代阎立本兼收井蓄,吸取外来美术的风格 |
C.图三描绘了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景象,具有写实风格 |
D.图四表现了元代画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的艺术特征 |
1517年,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教皇要求他“撤回错误观点”,否则将被教会开除。但路德认为《圣经》中的话比教皇更重要,这主要是因为他主张
A.人人都有阅读《圣经》和解释《圣经》的权力 |
B.对基督徒来说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福音 |
C.简化宗教仪式,铲除教士与俗人之间的隔阂 |
D.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教会从属于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