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亚洲的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美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冲击了东方的传统思想观念
④甘蔗、葡萄等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洲居民的生活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
A.古巴导弹危机 | B.柏林墙修筑 |
C.朝鲜战争 | D.华约组织建立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为维护三权分立的体制 | B.为调和地方各州的矛盾 |
C.为避免邦联体制的弊端 | D.为体现民主共和的原则 |
《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他(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 |
B.德国的代议制不完善 |
C.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
D.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 |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这反映出该法的特点是
A.体现了理性原则和平衡观念 |
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
D.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明显“侵犯所有制”的是
A.鼓励发展工商业 | B.建立四百人会议 |
C.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 D.规定占有土地最高限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