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20mL 0.1mol/L NH4HSO4溶液中滴入0.1mol/L NaOH溶液至恰好反应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反应过程中:c(H+) + c(Na+) + c(NH4+)=c(OH-) + 2c(SO42-) |
B.当溶液呈中性时:c(NH4+)>c(SO42-)>c(Na+)>c(H+)= c(OH-) |
C.当滴入20mL NaOH溶液时:2c(SO42-)=c(NH3·H2O)+ c(NH4+) |
D.当滴入30mL NaOH溶液时(pH>7):c(NH4+)>c(NH3·H2O)>c(OH-)>c(H+) |
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④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⑤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⑤ | D.③④⑤ |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中,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两者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A.乙烯和乙醇 | B.乙炔和乙醛 | C.乙烷和乙酸甲酯 | D.乙醇和乙酸 |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
B.除去苯中的苯酚,加饱和NaHCO3溶液再分液 |
C.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再加热蒸馏 |
D.蔗糖水解(H2SO4作催化剂)后,直接加新制的Cu(OH)2,再加热煮沸检验水解产物 |
某烃与氢气反应能生成2-甲基丁烷,则该烃不可能是
A.2—甲基—2—丁烯 | B.3—甲基—1—丁烯 |
C.2,3—二甲基—1—丁烯 | D.3—甲基—1—丁炔 |
下列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有()
A.石炭酸与水杨酸 | B.丙烯酸与油酸 |
C.苯甲酸与对苯二甲酸 | D.葡萄糖与麦芽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