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甲和乙,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乙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甲、乙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
A.与水反应 | 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C.与硫酸反应 | D.与前三种物质均能反应 |
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与化学反应方程式本身和温度有关 |
B.只与反应的温度有关 |
C.与化学反应本身和温度有关,并且会受到起始浓度的影响 |
D.只与化学反应本身有关,与其他任何条件无关的一个不变的常数 |
100ml 6mol/L硫酸与52g锌粒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
A.少量碳酸钠固体 | B.少量硫酸铜固体 |
C.硝酸钾溶液 | D.氯化钠溶液 |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HIH2+I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浓度由0.1 mol/L降到0.06 mol/L需要20 s,那么由0.06 mol/L降到0.036 mol/L所需时间为
A.等于10 s | B.等于12 s | C.大于12 s | D.小于12 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一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
D.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小C或D的浓度 | B.充入“惰性气体” |
C.减小B的浓度 | D.升高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