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1(OH)3,进入固体2 |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
对于A2 + 3B2=" 2C" + D的反应,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B2)="0.8mol/(" L·s) B.V(A2)="0.8mol/(" L·s)
C.V(C)="0.6mol/(" L·s) D.V(D)="0.6mol/(" L·s)
在下列四种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二氧化锰,能生成气体的是()
A.3mol/L H2 O2溶液 | B.3mol/L NaOH溶液 |
C.1mol/L KClO3溶液 | D.1mol/L盐酸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 B.反应物的性质 |
C.使用催化剂 | D.反应温度 |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 ( )
A.一定是ⅡA族元素 | B.—定是金属元素 |
C.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 |
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
A.非金属性 As>S>Cl>F | B.金属性 Rb>K>Mg>Al |
C.稳定性 PH3<H2S<HF | D.半径 Na>P>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