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Sn(OH)Cl]。
回答下列问题:
(1)锡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与碳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则锡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
(2)操作Ⅰ是_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洗涤、干燥。。
(3)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 + 2HCl=SnCl2 + 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
6FeCl2 + K2Cr2O7 + 14HCl =6FeCl3 + 2KCl + 2CrCl3 +7H2O
取1.19g 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 mol/L K2Cr2O7溶液32.0 ml。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晶格能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元素X、Y、Z、W、Q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在3 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元素Q的核电荷数等于Y、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另有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Ⅷ族,外围电子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微粒XZ32-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化合物YW3的空间构型为
(2)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元素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一种新型导体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其中一个Q原子紧邻个R原子。

(4)R的氢氧化物能溶于含XY-离子的溶液生成一种配离子[R(XY)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弱酸HXY分子中存在的σ键与键的数目之比为

实验室模拟回收某废旧含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等)生产Ni2O3。其工艺流程为:


图Ⅰ图Ⅱ
(1)根据图Ⅰ所示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知浸出渣含有三种主要成分,其中“物质X”为。图Ⅱ表示镍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当浸出温度高于70℃时,镍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其原因是
(2)工艺流程中“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3)已知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Ni(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6.5
7.7
沉淀完全的pH
3.7
9.7
9.2


操作B是为了除去滤液中的铁元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向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为3.7~7.7,静置,过滤。请对该实验方案进行评价:(若原方案正确,请说明理由;若原方案错误,请加以改正)。
(4)操作C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 mol·L-1,则Ca2+的浓度为______mol·L-1。(常温时CaF2的溶度积常数为2.7×10-11
(5)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的化合物甲和乙。将6.0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 L的(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g·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_;乙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含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Cu2O+2H+==Cu+Cu2++H2O)
(5)甲与乙之间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判断理由是
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1)固体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W的电子式为_____ ____
(2)写出W与气体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上图中有关物质实现C→B的转变,写出该转变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
(4)上述变化中的B和丙按物质的量3: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若甲和乙恰好完全反应,则W与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Q、E五种元素中,X元素原子核外有三种不同的能级且各个能级所填充的电子数相同,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E元素原子序数为29。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已知YZ2+与XQ2互为等电子体,则1 mol YZ2+中含有π键数目为_______;
(3)Z的气态氢化物沸点比Q的气态氢化物高的多,其原因是
(4)X、Z与氢元素可形成化合物H2X2Z4,常用作工业除锈剂。H2X2Z4分子中X的杂化方式为
(5)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E有可变价态,它的某价态的离子与Z的阴离子形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