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应该选择不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
| B.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
| 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
|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最高正价为+7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 rY |
| B.元素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
| C.X与Y形成的原子晶体X3Y4的熔点可能比金刚石高 |
| D.X与W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瑞典ASES公司设计的曾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2发生氧化反应 |
| B.电池工作时,Na+ 向负极移动 |
| C.电流由电极1经外电路流向电极2 |
| D.电极1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H3+6OH—-6e-=N2↑+6H2O |
已知A、B、D、E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A是铁,则E可能为稀硝酸
B.若A是CuO,E是碳,则B为CO
C.若A是AlCl3溶液,E可能是氨水
D.若A是NaOH溶液,E是CO2,则B为NaHCO3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Cl2 |
|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完成“喷泉”实验 |
|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
| D.用图4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铜溶于稀硝酸:Cu+2H++NO3-=Cu2++NO2↑+H2O |
| B.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 2+6OH- |
|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
D.向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入乙醛溶液并加热:CH3CHO+2Cu(OH)2+OH- CH3COO-+Cu2O↓+3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