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含15N、35S、32P的噬菌体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则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中( )
A.DNA含有32P,蛋白质中含有35S | B.大多数噬菌体含有15N、32P |
C.少数噬菌体含有15N、32P | D.全部含有35S |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
A.离子进出神经元 | B.膜的转移和融合 |
C.线粒体活动加强 | D.神经递质跨膜运输 |
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④中的物质属于神经递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外排(胞吐) |
B.A点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 |
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
D.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如图为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后,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到c、d点有神经冲动,说明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
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需要组织液为媒介 |
C.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上个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b处于抑制状态 |
D.如果de=cd,刺激d点时,c处先测到电位变化,这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经过突触有关 |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多种方式。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B.兴奋的传递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
C.有的内分泌腺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看做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
D.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
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