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
C.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
C.类群丙的有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主要途径之一 |
D.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
B.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
C.a、b、c都有可能是细菌 |
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
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参与②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和分解者 |
B.②增强后①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来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 |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 |
D.人类减少对化学燃料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
如图是某湖泊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
B.a、b、c、d之间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 |
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
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黄雀的全部食物来自蝉和螳螂两种动物,且取食螳螂的比例占1/4,则在该食物网中,当绿色植物能量增加G千焦时,黄雀获得的能量最多增加 ( )
A.6G/125千焦 | B.3G/125千焦 |
C.G/50千焦 | D.G/550千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