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④科学家获得不同形态的细胞器
⑤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A.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④差速离心法⑤对比实验法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④差速离心法 ⑤同位素标记法 |
C.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假说—演绎法 ④离心⑤对比实验法 |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④对比分析法⑤同位素标记法 |
如图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翻译过程,图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 |
B.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 |
C.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 |
D.细胞中核糖体越多,合成一条肽链所需时间越短 |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一定有35S,其中有1个含有32P |
B.一定有35S,其中有2个含有32P |
C.一定有32P,其中有2个含有35S |
D.一定有32P,但不含35S |
下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II5为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患病男孩的父亲I2不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
B.若I2携带致病基因,则I1、I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可能为1/8 |
C.II5可能是白化病患者或色盲患者 |
D.若I2携带致病基因,则II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
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不需要
A.核糖核苷酸 |
B.脱氧核苷酸 |
C.氨基酸 |
D.核糖核酸 |
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 |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于基因重组,后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D.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