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甲遗传病(基因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Ⅲ-8不含致病基因,Ⅱ-6不含乙病基因。请回答:

(1)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
(2)Ⅱ-7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Ⅲ-8和Ⅲ-9结婚后,你会建议他们优先选择生育      (男孩、女孩),从甲乙病的遗传分析所选择生育孩子的理由是生育另一性别的孩子可能患       病.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一对果蝇每代可以繁殖出许多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F1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甲同学认为,果蝇眼色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乙同学认为,果蝇眼色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你赞成谁的观点?________ (填“甲”或“乙”)。
(2)已知控制棒眼(E)和圆眼(e)相对性状的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有相应基因)。某同学做了两组“棒眼果蝇×圆眼果蝇”杂交实验,在得到F1以后,这两组杂交实验的亲本及记录每一组亲本各自性别的资料不慎丢失。观察发现F1雌果蝇都是棒眼,试完成以下推断:
①若F1雄果蝇都是________,则控制棒眼和圆眼相对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②若F1雄果蝇都是________,则需继续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若F2中________,则控制棒眼和圆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若F2中________,则控制棒眼和圆眼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
亲本
F1表现
F2表现

突变品系1
×野生型
有豌豆素
3/4有豌豆素,
1/4无豌豆素

突变品系2
×野生型
无豌豆素
1/4有豌豆素,
3/4无豌豆素

突变品系1×
突变品系2
无豌豆素
3/16有豌豆素,
13/16无豌豆素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取该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
(3)第Ⅲ组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粒均能产生豌豆素的豌豆,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图中方框内填上适当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容器
植物
部位
光质(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
温度(℃)
两侧水柱高度差(mL/8 h)
1
天竺葵


25
240
2
天竺葵


25
30
3
紫罗兰


25
160
4
紫罗兰


25
20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____________。
(2)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_mL/h。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________(填“大”或“小”)。
(3)利用图示装置测量天竺葵植株的呼吸速率,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束丝藻是我国淡水水体常见的水华蓝藻之一。为了研究不同无机磷浓度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束丝藻藻液离心去上清液,藻细胞用无磷BG11培养基洗3次,转入无磷BG11培养基培养10d。再将藻细胞分别转接到不同磷浓度的BG11培养基(磷的浓度为0.00、0.05、0.50、1.00mg/L)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分别测定不同生长时间的束丝藻叶绿素a的含量和培养12d的束丝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每克干重每分钟光合放氧量。结果如以下曲线。分析回答:

图1 不同磷浓度下束丝藻的叶绿素a含量

图2 束丝藻在不同磷浓度下的光合放氧曲线
(1)该实验中先将获取的束丝藻在无磷培养基中培养10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曲线表明,随着培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的含量________。实验中为了减少测定数据的误差,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曲线表明了束丝藻的光合速率随着培养基中磷浓度的增加而________。从发展趋势看,如果继续提高培养液磷浓度,束丝藻光合速率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核酸、蛋白质、生物碱等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请推测,在缺磷培养液中培养时,束丝藻中的碱性磷酸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磷元素的缺乏影响束丝藻的光合作用,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具有合成某种细胞周期蛋白(简称P蛋白)的能力,该蛋白可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雌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雌激素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呢?某科研小组发现雌激素能诱导P蛋白的合成。据此,科研小组作出了“雌激素通过诱导P蛋白的合成来促进这些细胞的增殖”的假设,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需要哪两种功能不同的细胞作实验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对照组的培养液中是否需要加入雌激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