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五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
①肽酶 ②解旋酶 ③纤维素酶 ④ATP水解酶 ⑤DNA连接酶
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
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磷酸二酯键 |
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H]、氢键 |
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磷酸基团 |
下列对ADP+Pi+能量ATP反应式中“能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 |
B.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来自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
C.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中水的分解 |
D.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对水的吸收 |
下列关于溶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对细胞有营养作用,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
B.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病菌,具有一定防御作用 |
C.溶酶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 |
D.刚宰杀的禽畜,立即把肉煮熟了吃口味好,其原因应为溶酶体破裂,释放水解酶,把大分子物质水解,如过一段时间再煮肉老而口味不好 |
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据上图可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②③④都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 |
B.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呼吸作用产生水 |
C.反应①②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
D.上述反应均在线粒体内完成 |
某多肽经测定分子式为C21HxOyN4S2 (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亮氨酸(C6H13NO2)、丙氨酸(C3H7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多肽水解后形成3种氨基酸 |
B.该多肽中不止一个羧基 |
C.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为32和5 |
D.该多肽中有3个肽键 |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其原因是( )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
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