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们分别属于三种元素的离子 |
| B.它们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
| C.由前两种粒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MgF2 |
| D.它们的核外都有2个电子层 |
下列成语中,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 A.滴水成冰 | B.积土成山 | C.木已成舟 | D.百炼成钢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的锌片、铁片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
| B.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
|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
| D.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操作顺序提纯粗盐 |
|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硫酸 |
| C.用过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
| D.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杂质 |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了以下各组说法,其中均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现阶段只能通过光-热转换利用太阳能 |
|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金属都能跟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
| C.硬币和不锈钢都是合金;PM2.5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
| D.硝酸铵溶于水降温是吸热反应;有晶体析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