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一;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二。由实验I两个现象得出的结论有 ; 。
(2)实验Ⅱ(如上图中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也有同学认为是烧杯壁上的某种物质掉落到B烧杯中产生的,请设计实验验证: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还设计了实验Ⅲ(如上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粉、Fe2O3粉、Fe粉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① |
只含C |
② |
含C、Fe2O3 |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
含 |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Fe2O3的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C、Fe2O3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合理再变化,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强热(若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静置,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为了探究硫酸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H+、SO42-)能使指示剂变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2SO4(PH=7)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HCl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假设是
(2)实验①和实验②说明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你得出的结论是
化学是认识物质、改选物质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化学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从其元素组成与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的变化等方面,下表中给出了4种食品添加剂,试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在下表空白处填上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的组成与性能 |
被用于食品添加剂 |
|||
物质名称 |
物质组成 (填化学式) |
主要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变化 |
类别或作用 |
法律规定 |
碳酸氢钠 |
无毒、弱碱性,易与胃酸反应 |
膨松剂 |
可用 |
|
硫酸铜 |
增色 |
国家严禁使用 |
||
铁(还原性铁粉) |
抗氧化剂 |
依据国家标准可用 |
||
甲醛 |
CH2O |
防腐 |
(2)从应用物质的角度,人们常常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性质上看,国家严格禁止甲醛和硫酸铜作为食品添加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研究或认识物质的性质时,又常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原性铁粉用于食品添加剂,除能够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外,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3)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
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 |
部分变质 |
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② |
||
① ②没有气泡产生 |
(4)小结与思考:
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保持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将NaCl、KNO3、Ca(OH)2各2g,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倒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并不断(填操作步骤)一段时间,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NaCl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较多Ca(OH)2未溶。
实验结论:在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因素2:温度(以KNO3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KNO3)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KNO3未溶,试管③中KNO3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