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沙漠的表面土壤普遍含有两种成分:砒砂岩和沙子,它们一个保水,一个漏水,一个板结一个透气。据此,我国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和田间实验研究基础上发明了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砒砂岩与沙组的合配方,将沙漠改造出大片良田。沙漠变良田的成功佐证了
①人能够依据自身的需要创造事物之间本来不存在的联系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可通过实践让世界满足自身需要
④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创造出本不存在的客观事物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下列各项能印证这句话的是()
①海峡两岸同胞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举行拜谒妈祖活动
②圣诞节活动在中国流行
③第五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
④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相当普遍;一直到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沿用今天的春联。这主要说明()
| A.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
| B.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 |
| C.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
|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艺精品。《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
③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
④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是长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就是村落。”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依托,孕育过中国优良文化,正不经意间在尘世间消失。正如冯骥才所说,很多传统村落就是一本厚厚的古书,只是很多还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保护村落的原因是()
①传统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②村落是优秀文化的表现
③村落消失带来文化危机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成就的重要标志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教育部专门发文要求把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小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
| 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重要作用 |
| B.创新的文化传播形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和教育相结合 |
| C.在社会主义中国,中小学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体 |
| D.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必须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加以继承和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