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互联网+”是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的重点领域。
请分析材料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这一战略目标,举国关注,全球瞩目。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要简政放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向市场放权可以发挥市场的活力?

投资与消费是一国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稳步提升,但消费增速明显低于投资GDP增速,近些年来消费率由62%下降到48%,投资率由35%上升到49%。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国民收入格局不断向国家和企业倾斜,居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收入分配政策总体上有利于高收入群体、不利于低收入群体;人们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预期支出压力较大;农村人口消费潜力释放不够;消费环境和消费权益保障不足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

材料一:全球经济依旧低迷,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大量裁员、缩减生产、降低成本。另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甚至实现逆势成长。
(1)结合材料一,请分析上述企业的不同应对之策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材料二:面对经济的“严冬”,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尤为重要。要注重用改革的办法促进产业发展升级,把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结合起来,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产业发展升级创造多元投入、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产业发展升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税收、土地优惠政策或低价手段招商引资,扭曲了要素市场价格;有的还对GDP拉动大、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在环保监管上网开一面,弱化了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这不仅导致了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也制约了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材料二:某网民在与该市副市长在线交流时,就城市建设表达自己的看法:“我是这个城市土生土长的孩子,这里有我的童年,也有着我的未来。在推进城市化改造中,要尽量多保留一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城市化和传统文化并不是不相容的,应该让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重新焕发青春。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式阅读”日益盛行。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具有方便快捷、生动、轻松等特点,但往往浮光掠影,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相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2)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网友观点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广东各地区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情况


传统产业增加值(亿元)
占本地区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占本地区比重(%)
珠三角
4907.51
23.6
5873.12
28.2
粤东
820.68
42.3
161.18
8.3
粤西
534.36
34.1
31.74
2.0
粤北
455.22
35.5
99.21
7.7

材料二: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网民也围绕两会表达了各自的关注,“治理雾霾”“食品安全”“收入增长”“就近入学”“权力清单”“医疗改革”,这些话题成为很多网民热议的焦点。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为解决材料二中所述的焦点问题,应该如何履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