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是( )
①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②④①③ | D.②①④③ |
下列选项与漫画《等待》涵义相吻合的是
| A.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做到从实际出发 |
|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
|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决定作用 |
| D.把握外部世界要做到心外无物、心向光明 |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一雨池塘水面平,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主要有
|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 B.运动和静止时辩证统一的 |
|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孔子的主张从哲学意义上讲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 D.意识完全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所蕴含的哲理
| A.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
|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
|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
| D.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这表明真正的哲学
①是给人们智慧的一门具体科学②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③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