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郑重承诺,中国以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为己任,团结协作,推动全球发展事业不断向前。这是基于( )
①中国履行其肩负的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②中国支持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着主导作用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 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
| 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
|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
“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则做出的重大能源
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哲理是 ( )
| A.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
| B.唯心主义的新表现 |
|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 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 |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
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
| A.物质是运动的 |
| B.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
| 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 |
|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
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
|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
|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理解,它强调的是( )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 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 |
| C.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
| D.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