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与赏析
浣 溪 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背景:此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此词。
缫车:抽丝之具。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制成的衣服。
读上面这首词,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词的上阕,诗人敏感地抓住春季农村景物的特点,表现出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
B.下阕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活动。
C.“试问”一词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
D.整首词清新朴实,明白如话。透过“日高、路长、酒困、人渴”,我们读出了词人旅途的劳累,更读出了词人焦躁烦闷的心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我市妇联、总工会联合召开会议,全面部署2015年寻找“最美柳州人”。
B.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巩固思想道德基础、弘扬社会新风正气。
C.为了让患病的弟弟早日康复,哥哥带上他的两个孩子踏上了漫天的寻医之路。
D.在“法网”四分之一决赛中,纳达尔以0:3负于德约科维奇,令球迷非常颇感意外。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 美不胜收
B. 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 如火如荼地进。
C. 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 琳琅满目
D. 这里是侗乡深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进得村来,我们真有点置身于 世外桃源的感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B.晴天之下,旋风忽来,那雪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C.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D.改了国藉,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急(tuān)安(tián)销声迹(nì)
B.唐(tuí)挑(xìn)审时势(duó)
C.工(jùn)论(bó)刚正不(ā)
D.阻(sè)贬(bāo)风一时(mǐ)

下面是对四部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鲁达是《水浒》中的人物,他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可是力气太大了,教训郑屠却出了人命,这是一次意外,然而也是偶然中的必然,这一意外情况对他此后的生活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有一段修筑轻便铁路的故事,其中的环境描写独具特色。写自然环境,表达作者主观感受;写社会环境,表现时代特征,反映出苏维埃政权巩固时期的艰辛。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其中的作品。
D.《格列佛游记》中,作者勾勒了利立浦特国获取官职的可笑行为。在这个国家中谋得官职的途径就是在一根身子上表演舞蹈,做官的、没做官的斗努力参加这项活动。“皇帝手中拿着一根棍子”意味着朝廷上下全在执政者掌握之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