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有: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规格不同的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等器材各若干供同学们选择,实验用电路如图a所示.
(1)图b是某组同学尚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两根导线完成连接(连线不交叉).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A.电压表的量程选大了 B.电阻R0发生了短路
C.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 D.滑动变阻器发生了短路

(3)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得多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在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图象,分析得出了结论.在与其他组交流时发现虽然各小组作出的图象都是正确的,但是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有些小组的图象却明显不同.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在图c中作出I﹣U图象,并回答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4)该组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电路的性质,他们选择了一个电压可调的电源进行实验.实验所用电路如图d,但电压表位置不详,电阻R1的阻值为8Ω,所用滑动变阻器R2是“10Ω 2A”和“5Ω 3A”中的一个.若某次实验时两表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e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恰为最大值的一半.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推测他们实验时所用变阻器R2的规格和R2的电压分别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玻璃筒里的硝化棉会被点燃,这个过程中压力对气体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能。

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物块的体积为cm3。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g。

小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
(2)小周在图中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________移动,同时把光屏向________移动.
(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__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每次都匀速将物体从斜面底部拉到了斜面顶部.下表记录了他的探究过程和数据.

实验
次数
斜面
倾角
斜面
材料
物重
G/N
斜面
高度
h/m
沿斜
面拉
力F/N
斜面

s/m
有用

W/J
总功
W/J
机械
效率
η(%)

30°
木板
1
0.5
0.7
1
0.5
0.7
71

30°
玻璃
1
0.5
0.6
1
0.5
0.6
83

45°
木板
1
0.7
0.9
1
0.7
0.9
78


(1)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初步验证猜想________(填写字母).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
(3)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_______________不改变.
(4)小刚同学知道额外功是因为摩擦引起的,他根据第②次数据算出了物体在玻璃上拉动时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上标有“2.5 V”字样.
(1)在下图中,根据实验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
(2)请根据实物图在右边的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实验过程中,小刘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但他发现灯泡不亮,于是立刻举手要求老师更换灯泡,其实小刘同学的做法是欠妥的,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8 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应将滑片向______移动(选填“A”或“B”),当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