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有: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规格不同的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等器材各若干供同学们选择,实验用电路如图a所示.
(1)图b是某组同学尚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两根导线完成连接(连线不交叉).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A.电压表的量程选大了 | B.电阻R0发生了短路 |
C.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 | D.滑动变阻器发生了短路 |
(3)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得多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在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图象,分析得出了结论.在与其他组交流时发现虽然各小组作出的图象都是正确的,但是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有些小组的图象却明显不同.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在图c中作出I﹣U图象,并回答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
(4)该组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电路的性质,他们选择了一个电压可调的电源进行实验.实验所用电路如图d,但电压表位置不详,电阻R1的阻值为8Ω,所用滑动变阻器R2是“10Ω 2A”和“5Ω 3A”中的一个.若某次实验时两表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e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恰为最大值的一半.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推测他们实验时所用变阻器R2的规格和R2的电压分别为 、 .
由于大气压强和水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相同,小明猜想大气内部压强应与水内部压强有着相同的规律。由于在大气中物体所处的深度无法测量,他分别用离地面的高度和同一杯水中离杯底的高度来反映所处的深度。表一是他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的数据,表二是他收集的科学家通过相关实验得到的数据。
|
小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电源电压为3伏,小灯标有“2.2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1A”字样,所用实验器材均完好。
①他先将实验器材(除电压表外)串联连接,发现将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电流表有示数,其错误原因可能是(8)。然后,他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两端,发现电压表示数如图(a)所示,其错误原因可能是(9)。
②他找到问题所在后,重新实验,闭合电键并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0)伏,小灯正常发光。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小灯的额定功率为(11)瓦,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12)欧。
图(a)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为 (4) ,可用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图(b)、(c)为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 (5) 的关系。若利用图(c)、(d)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则应在图(d)容器中倒入(6) ,并将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h(7)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图所示为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的电路,其中的电流表尚未连接好,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使灯L1和灯L2并联,电流表测量灯L2的电流。(1)(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为研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他还应继续测量(2)和
(3)的电流,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为了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
(1)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提醒: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路段 |
距离(cm) |
运动时间(s) |
平均速度(cm/s) |
AB |
40.0 |
2 |
|
BC |
|||
AC |
90.0 |
3 |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_。(填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慢)
(2)该实验的原理是_
(3)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_
(4)斜面选择的斜度不能过大,以免_,也不能过小,以免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