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读“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荆江的“险”体现在该河段( )
A.流量大,多凌汛 | B.洪涝灾害频发 |
C.落差大,水流急 | D.水土流失严重 |
荆江河段综合整治的重点措施主要是( )
①建设航道,完善网络 ②修建水闸,梯级开发 ③裁弯取直,疏俊河道 ④加固堤坝,拦截洪水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荆江综合治理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两岸生产生活安全和交通畅通 |
B.保证两岸农业灌溉和城市用水 |
C.开发长江中游强大的运输潜力 |
D.降低淡水养殖业的风险与损失 |
下图中的S岛曾经与西侧半岛相连,岛屿周边的Y海区7月份常出现浓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S岛与半岛分离的主导因素是
A.地壳运动 |
B.海浪侵蚀 |
C.河流侵蚀 |
D.人类活动 |
Y海区出现浓雾的原因主要是
A.受东北风吹拂形成的暖流影响 |
B.受东北风吹拂形成的寒流影响 |
C.受西南风吹拂形成的暖流影响 |
D.受西南风吹拂形成的寒流影响 |
2015年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后要推进土豆主粮化,土豆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图。下表为乌兰察布市四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1970~2000年)。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乌兰察布市四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1970~2000年)
四子王 |
化德 |
集宁 |
凉城 |
丰镇 |
|
年平均气温(℃) |
3.6 |
2.8 |
4.3 |
5.5 |
5.4 |
年降水量(mm) |
315.3 |
320.6 |
363.6 |
410.7 |
395 |
关于a、b、c、d四处农业生产限制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石漠化现象严重,地表水缺乏 |
B.b处,围湖造田,灌溉水源不足 |
C.c处,降水丰沛,光热条件不足 |
D.d处,多冻土,土壤贫瘠 |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品质优良的原因主要有
①热量充足 ②光照充足 ③草原土壤肥沃 ④水热条件好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4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下图为不考虑“单独二胎”政策实施情况下浙江省常住人口三项数据统计及预测(劳动年龄人口为15-64周岁的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在不考虑“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情况下,2013~2020年
A.人口总扶养比先降后升 |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
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
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 |
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十年内,浙江省
A.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
C.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
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
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
B.“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 |
C.“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
D.“风寒效应”与“水寒效应”一样,都会使人体温下降 |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 |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 |
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