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何首乌”曾经精彩亮相央视《舌尖上的中国》。何首乌中的淀粉含量达70%,还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等多种成分。这里的“钙、磷、铁、钾、镁、钠”指的是
A.分子 | B.原子 | C.离子 | D.元素 |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C.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
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C.CO2(HCl)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
D.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 |
B.对苯二胺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C.对苯二胺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个数比为3∶4∶1 |
D.对苯二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B.t1℃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
C.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
D.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
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原子个数变少 |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D.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