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恐怕是炎黄子孙最为熟悉的歌曲。Macao能够顺利回归,其因素包括(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
③中英坚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④回归是人心所向,符合历史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

内涵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多民族的交融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多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创造的历史。

外来文明的吸收

中华文明不断与域外异质文明接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雅与俗的互动

中华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与俗的互相转化中得以发展。

以复古为革新

中华文明实现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以复古为革新,即借复古之名行革新之实。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华古代文明史进行分期,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西哥和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1990年国际元)


1820年

1930年

墨西哥

759

1618

美国

1257

6213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材料二

ㅤ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独立后,社会经济结构与殖民地时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向国际市场出口农矿产品,消费的工业品则依赖进口。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适应了这种发展方式。所有这些都与内战之前美国南方地区非常相似。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暴跌,墨西哥外汇收入骤减,无法进口工业品,只能在本土生产。为发展工业,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大规模工业化在此独特背景下开始了。

——摘编自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三

ㅤㅤ墨西哥的贸易保护本来是为了应对大萧条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后因世界大战造成的世界市场混乱得以延续。二战后贸易保护成为有意追求的长期政策目标,不仅是因为它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化成就,更因为保护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工业不愿面对外国产品的竞争。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是墨西哥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但到80年代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

——摘编自[美]加里•杰里菲等编《制造奇迹》

(1)指出材料一中墨西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美国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二解释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贸易保护对墨西哥工业化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ㅤㅤ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不的!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

——李大钊《人种问题》(1924)

材料二

ㅤㅤ欲求抗战的最后胜利,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其在今天和将来,除应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这是挽救时局和复兴中华的关键。

——《新华日报》发刊词(1938)

材料三

ㅤㅤ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

材料四

ㅤㅤ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之后,“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1)解释材料一中民族复活的“动机”。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不同的原因。

(3)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历史逻辑的史实依据。

针对如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

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

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

C.

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D.

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  )

A.

源自卫国战争需要

B.

导致经济比例失衡

C.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D.

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