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记载:“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
A.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 |
B.北宋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 |
C.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 |
D.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中 |
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
A.苏联实力最强 | B.罗斯福野心最大 |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 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 |
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19世纪中期又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俄国,之后又长期遏制法国的影响,防止法国称霸欧洲,20世纪初又同法国结盟。这些变化说明:()
A.英国的对外政策没有连续性 | B.英法两国的利益没有共同之处 |
C.英法两国互相利用 | D.英国对欧洲大陆一贯奉行均势政策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
C.主要交战国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
德、意、日的勾结是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这种需要主要是指:()
A.反共反苏 | B.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
C.信仰法西斯主义 | D.挽回一战的损失 |
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
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
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