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汉武帝为教育引导骄横好胜的江都王(今扬州)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其(君)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C.“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自由主义;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进行调整
C.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找到合适经济政策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从1953年开始,我国以156项重点建项目为骨干,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这156个重点项目中能源是建设的第一重点(占33.3%),其次是国防工业(占28.2%)。机器制造业居第三位(占15.4%)冶金工业局第四位(占12.8%),这四大工业合计占90%。这一时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分布反映了“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 )

A.集中力量以优先发展重工业 B.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
C.加强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生产 D.发展生产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中国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从根本上取决于()

A.社会主义商品体系的建立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