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选项中,各类物质依次表示为X、Y、Z ,其中与图1三个圆所示的从属关系不相符的是
| A.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 |
| B.胶体、分散系、混合物 |
| C.非电解质、电解质、混合物 |
| D.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
灰锡(以粉末状态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 Sn(s、白) + 2HCl(aq) → SnCl2(aq) + H2(g) + Q1
② Sn(s、灰) + 2HCl(aq) → SnCl2(aq) + H2(g) + Q2
③ Sn(s、灰)
Sn(s、白) + Q3, Q3=" -" 2.1kJ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 A.灰锡、白锡的互相转化是可逆反应 | B.常温下锡以灰锡状态存在 |
| C.反应中的能量变化:Q1 < Q2 | D.长期处于13.2℃以下,锡制器皿会自行毁坏 |
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得到Cl2 和NaOH(aq) |
| B.教材所示的铜-锌原电池在工作时,Zn2+ 向铜片附近迁移 |
| C.电镀时,电镀槽里的负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 |
| D.原电池与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 |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下列实验细节处理正确是
| A.配制FeCl3(aq):称取一定质量的FeCl3(s),加水溶解,再加入稀盐酸酸化 |
| B.钠与水的反应: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烧杯,再滴入两滴酚酞试液,最后加入水 |
| C.析出溶质晶体:接近饱和的热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
| D.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aq) |
实验室里气体的除杂或尾气的收集,选用装置正确的是
| A.干燥Cl2 | B.吸收HCl | C.干燥H2 | D.吸收NH3 |
常温常压下NO2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54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一氧化氮 |
硝酸 |
转移的电子 |
|
| A. |
1mol |
2NA |
|
| B. |
11.2L |
1mol |
|
| C. |
63g |
2mol |
|
| D. |
1mol |
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