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 2NH3(g)。图1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自发反应,由图1可得加入适当的催化剂,E和ΔH都减小 |
B.图2中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045 mol·L-1·min-1,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 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 |
C.图3中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b点 |
D.图3中T1和T2表示温度,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K2,则:T1>T2,K1>K2 |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O原子数为NA |
B.1mol/L的CaCl2溶液中含有的Cl-为2NA |
C.2.4g镁变成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D.标准状况下,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
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A.2Na+2H2O=2NaOH+H2↑ | B.CaO+H2O=Ca(OH)2 |
C.3NO2+H2O=2HNO3+NO | D.F2+2H2O=4HF+O2 |
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 | B.分子数 | C.体积 | D.物质的量 |
“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 B.有丁达尔效应 |
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 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B |
Agl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AgCl比Agl更难溶 |
C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