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Ⅰ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ΔH<0 |
B.由图Ⅱ知,反应在t6时刻,NH3体积分数最大 |
C.由图Ⅱ知,t3时采取增大反应体系压强的措施 |
D.图Ⅲ表示在10 L容器、850℃时的反应,由图知,到4 min时,反应放出51.6 kJ的热量 |
下列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A.除去NO中的NO2 | B.稀释浓硫酸 |
C.实验室制取NH3 | D.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
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故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
B.实验室可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
C.蔗糖中滴入浓硫酸可观察到蔗糖由白变黑,后体积膨胀并产生大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过程中浓硫酸体现了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D.在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铜、锌原电池中,溶液中的SO42-向原电池的正极移动 |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
B.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H+、Cu2+、I-、SO42- |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K+、Na+、NO3-、Cl- |
C.Na2S溶液中:SO42-、 K+、Cl-、Cu2+ |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NH4+、CO32-、NO3- |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