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
|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 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
|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 编号 |
I |
II |
III |
| 实验 |
![]() |
![]() |
![]() |
| 现象 |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
有无色气体放出 |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I中混合前后溶液中各离子种类、个数均不变
B.II中反应前后溶液中Cu2+、Cl-浓度均未变
C.II中BaCl2替换为Ba(NO3)2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相同
D.III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C2H4、C3H6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 B.C2H4比C3H6的质量小 |
|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 D.两种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 |
仅用下表提供的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
相应实验 |
|
| A |
试管、胶头滴管 |
用稀盐酸、Na2CO3溶液比较盐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
| B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
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 |
| C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mol/L的溶液 |
| D |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
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
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 mol·L-1的是
| A.将0.1 mol氨气充分溶解在1 L水中 |
| B.将10g 1 mol·L-1的硫酸与90 g水混合 |
| C.将8g三氧化硫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 |
| D.将16g CuSO4·5H2O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时,应先打开上端玻璃塞再将苯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
|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
|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慢注入盛水的量筒中 |
|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0.1 mol·L-1 NH4Cl溶液的pH=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