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①
(宋)方回
蕨拳②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 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①歙shè:安徽南部的县。 ②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鉴赏古诗《登岳阳楼》,完成下列各题。
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古诗赏析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下列各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2、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3、“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襄邑道中(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人观察途中景物的立足点是   ▲  
诗人行进途中的心情怎样?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阅读《江南春绝句》(杜牧),完成题目。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①郭:外城。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②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③楼台:指寺庙。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2分)

(2)明朝杨慎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 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对此,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2分)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加以概括。(2分)

(一)少年游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注】①四天垂:天幕低笼着四面八方。②前期:前约。③狎兴生疏:野游之兴已不浓厚。④萧索:分散。
①这首词写什么季节的景色?②词中描写了哪些场面?
你认为全词弥漫着一种怎样的气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