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中的“天下事”指的是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达了词人渴望重回沙场的心情。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表现了将士的英勇。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明作者已经拥有了为国建功的美名。
D.全词首尾写实,中间写虚,虚实对比,突出了词人内心的无限感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这首诗的基调是“静”,请你说说诗人是如何写“静”的。(2分)
.诗人用“夕阳”“寒鸦”来渲染气氛,其中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甲)诗: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乙)诗: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①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轩:打开窗户具鸡黍:准备好饭好菜
B.过:访,探望郭:古代外城墙
C.就:靠近桑麻:桑树和黄麻
D.无时:随时春社:指古代立春后祭祀土神的活动。这里指举行春社的日子
②翻译下列句子
还来就菊花:
箫鼓追随春社近:
③判断下面对这首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两首诗都是律诗,都描绘了作者作客农家的情形,但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有差异,(甲)诗主要表达了老朋友之间诚挚的友谊,(乙)诗主要表达了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
B.两首诗的首联都是写作者受邀到农家作客的情形,(甲)诗中的“具鸡黍”、(乙)诗中的“腊酒浑”、“足鸡豚”,都反映了待客之简朴,从侧面说明农家之贫困。()
C.两首诗的颔联都是写景的名句,都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景画,而且都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D.两首诗的尾联都是以佳节再次重游的愿望来写分别时的感慨,都表达了作者希望归隐田园的意趣。()

(二)
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途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一首七言诗,“酬”的意思是
、解释下列各句中词语的意思:
⑴二十三年弃置身(弃:)
⑵暂凭杯酒长精神(长:)
、诗中“万”、“千”是实数还是虚数,该如何理解?再举出这样的例子两例。(1+2=3)
、诗中引用典故的一句是:。(1分)
、颈联使诗的情调发生的重大变化的一句是:

古诗赏析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
.(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2分)
(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1分)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⑴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
⑵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