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后面题目。
三月二十三日海云摸石① 【宋】范成大
劝耕亭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
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赖有贻牟②堪饱饭,道逢田畯③且眉伸。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成都任上。时值暮春时节,成都市民都去城东的海云山上的海云寺观光游园,于池中摸石,以求吉祥。②贻:带来。牟:通“”(móu),大麦。③田畯(jùn):泛指农民。请结合诗句内容,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联。
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汴河曲 [唐]李 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 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差不多。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
寒食还陆浑别业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注: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住处,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两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诗歌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①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州等地。
②欢:指的是酒。《易林》“酒来欢伯,除忧来乐。”本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诗人的情感?
请在第二句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在炼字方面堪称典范的字或词语,并予以点评。(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首联中最能突出梅花特点的分别是哪两个字?请作简析。
诗中的梅花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