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含K+、Fe3+、Fe2+、Cl-、CO32-、NO3-、SO42-、SiO32-、I-中的若干种,某同学欲探究该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Ⅱ.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
Ⅲ.取Ⅱ反应后的溶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SCN溶液,上层清液变红;第二支试管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为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肯定不含Fe2+、NO3-、SiO32-、I- |
| B.原溶液中肯定含有K+、Fe3+、Fe2+、NO3-、SO42- |
| C.步骤Ⅱ中无色气体是NO气体,无CO2气体产生 |
| D.为确定是否含有Cl-,可取原溶液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除了用于消毒、制备盐酸和漂白剂外,还用于制备有机溶剂和农药。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3 | B.CuCl2 | C.HCl | D.FeCl2 |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除了用于消毒、制备盐酸和漂白剂外,还用于制备有机溶剂和农药。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 B.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
| C.氯气能溶于水 |
| 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
下列物质中呈浅黄绿色的是()
| A.常温时的氯气 | B.新制的浓氯水 |
| C.氯化铜溶液 | D.氯化氢 |
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
| 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
| C.用蒸发方法使AlCl3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AlCl3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
|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A. B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