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不考虑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简单离子半径:Z>X>W |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
C.化合物XZW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
D.Y的氧化物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
(2014届山东省潍坊高密市高三4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平衡不正确的是
实验 |
解释 |
|
A |
100℃ 0.1 mol/LNa2SO4溶液pH= 6.2 |
H2O![]() |
B |
0.1 mol/L CH3COOH的pH=3 |
CH3COOH![]() |
C |
配制FeCl3溶液时加少量盐酸 |
Fe3+ + 3OH-![]() |
D |
用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损失小 |
BaSO4(s) ![]() |
(届四川省资阳市4月高考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下列电解质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 mol/L的HF、KF混合溶液中:2c(H+)+c(HF)=2c(OH-)+c(F-) |
B.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2c(Na+)=c(CO32-)+c(HCO3-)+c(H2CO3) |
C.常温下,pH=5的NaHS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9 mol/L |
D.铵根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的 ①NH4Cl、②NH4Al(SO4)2、③NH4HCO3三种溶液的浓度:③>①>② |
(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l/L,若a<7时,则该溶液可能为NaHSO4溶液 |
B.中和同体积、同pH的硫酸、盐酸和醋酸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V(硫酸)>V(盐酸)=V(醋酸) |
C.pH相等的①CH3COONa②C6H5ONa③NaHCO3溶液中,c(Na+)大小关系:②<③<① |
D.已知 Ag2CrO4的Ksp为1.12×10-12,则将等体积的1×10-4 mol·L-1的AgNO3溶液和1×10-4 mol·L-1 K2Cr04溶液混合,会有Ag2CrO4沉淀产生 |
(201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化学试卷)
常温下,向20mL 0.2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I代表H2A,II代表HA-,III代表A2-),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 H+ + HA-; HA- H+ + A2-
B.当V(NaOH)=20mL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HA-)>c(H+)>c(A2-)>c(OH-)
C.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D. 当V(NaOH)=30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H+)+ c(HA-)+ 2c(H2A)= c(A2-)+ 2 c(OH-)
(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理综化学试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CuSO4溶液中加入PbS,可转变为铜蓝(CuS),则Ksp(PbS)<Ksp(CuS) |
B.在NaHS溶液中,加入少量CuCl2粉末产生黑色沉淀,则pH增大 |
C.加热条件下并加入大量水促进TiCl4水解,以制备TiO2固体 |
D.铜制器皿放置过程中会生成铜绿是因为发生了析氢腐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