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将过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无白色沉淀出现 |
生成的Ca(HCO3)2可溶于水 |
| B |
常温下将Al片插入浓硫酸中 |
无明显现象 |
Al片和浓硫酸不反应 |
| C |
将铜片放入过量的稀硝酸中 |
生成无色气体,后观察到红棕色 |
NO遇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 |
| D |
将SO2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 3H2 = 2NH3 Δ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 A.431 KJ/mol | B.946 KJ/mol | C.649 KJ/mol | D.869 KJ/mol |
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 2NO2 |
B.N2O4 2NO2 |
C.Br2(g)+H2 2HBr |
D.6NO+4NH3 5N2+3H2O |
下列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盐酸、空气、醋酸、干冰 | B.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钠、乙醇 |
| C.蛋白质、油脂、苛性钾、石灰石 | 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 |
对于反应A(g)+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A)="0.01" mol/(L•s)B、v(B)="0.02" mol/(L•s)
C、v(B)=0.60mol/(L•min) D、v(C)=1.0mol/(L•min)
已知:H2(g)+F2(g) ===2HF(g) △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
|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
|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
| 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