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
|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
|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
|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K+同时内流 |
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并通过树突传到其他细胞 |
| B.兴奋产生后沿神经纤维单向传导 |
| C.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测得膜内外的电位是外负内正 |
| D.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 |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对应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A.AaBb,AAaBbb,Aaaa | B.AaaaBBbb,Aaa,AB |
| C.AAaaBbbb,AaaBBb,AaBb | D.AaaBbb,AAabbb,ABCD |
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 A.330 | B.660 | C.990 | D.1320 |
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
| B.用氯化钙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
| C.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
| D.该杂交瘤细胞株的增殖方式和产物分别是有丝分裂和单克隆抗体 |
下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请判断b、c、d依次代表
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