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K+同时内流 |
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
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
③在尖端纵向插入云母片;
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
⑤切去胚芽鞘尖端.
A.单侧光照,①②实验结果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
B.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④ |
C.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将向右弯曲生长 |
D.如果把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⑤的一侧,则其向同侧弯曲生长 |
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A.延缓叶片变黄 |
B.促进叶片衰老 |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
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 |
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
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发育及衰老等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并绘制出了如图.对此图的相关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在果实的细胞分裂期,生长素和赤霉素浓度较高 |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生长素起主导作用 |
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 |
D.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