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T市市委将“深化本市国资国企改革专题调研”作为市委常委会6个重点课题之一,组成调研组围绕“完善分类监管、长效激励约束、国资流动平台,等进行深入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T市市委在认真听取人大政协、企业集团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深化T市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草案),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在优 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金融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材料二:该市某国有企业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企业股权结构,由多元股东依法、市场化治理公司;深化企业内部“三能”改革,即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实行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T市市委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为什么要组织调研、认真听取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2)简要分析材料一中该市促进国企改革发展所采取的举措有何经济意义。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该企业的成功经验。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特别是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毕业生人数多,去年是559万,今年是610万。二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共同研究制订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如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    
材料2:据有关部门透露,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一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    
(1)结合材料1,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国家实施的政策和措施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2)分析材料2体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13分)

(2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5月25日,广东H市市委书记做客“惠民在线”论坛,利用网络工具问计、问政于民,给市民参与民主决策带来便利。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要求各地各部门对在网上传播不良信息的不法分子,进行严肃处理。  
材料二: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  
观点A:“让孩子一直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选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1)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简要说明国家重视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的依据。
(2)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有关道理分析材料二。

分析论述题
材料一: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2009年8月4根据枣庄市委组织部、枣庄市教育局、枣庄市财政局、枣庄市人事局、枣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枣庄市2009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通知》,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基本条件。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志愿到基层工作;身体健康。符合上述条件的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先录用。
材料二:2009-6-2海南特区报,海南省出台《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增强劳动者的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通过制定鼓励投资农业、农村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各种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科技培训,使他们学习各种技能,尽快实现再就业。
材料三:2009年7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青海省调研学习实践活动和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他指出,要认真研究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在基层的战斗力、凝聚力,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夯实组织基础。
(1)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大学生村干部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2)运用经济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农村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有何启示?
(3)结合材料三谈谈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新年后上课的一天,某校高二(1)班开了一节主题是:“生命因奉献而崇高——新时期基层干部的楷模沈浩”的时事课。
新闻链接一:沈浩,男,生于1964年5月,安徽萧县人,毕业于安徽省铜陵学院。6年前,沈浩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欣然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前往条件艰苦的小岗村担任党委第一书记,被小岗村农民用红手印留任两届。6年来,他牢记宗旨,无私奉献,扎根农村,艰苦创业,组织村里修路通水,修建学校、医院和敬老院,让112户村民住进规划齐整的楼房新居,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发展生态旅游业……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300元增长到6600元。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新闻链接二:2009年11月6日凌晨,沈浩同志与世长辞。组织追他认为“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胡锦涛在批示中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倡导全国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向沈浩学习。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沈浩的先进事迹,全国各地掀起学习沈浩热潮。
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沈浩事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1)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观的形成时期。请结合上述新闻链接,谈谈你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2)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

温家宝总理说:“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困难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农民。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试分析材料中温家宝总理这一论述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