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
B.由水电离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
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
D.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 |
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W |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 |
C.含X的化合物形成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
D.X的最简单阴离子和Z的最简单阳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均可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
B.乙烯和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 |
C.丙烷(C3H8)和乙醇( C2H5OH)均存在同分异构体 |
D.糖类、油脂、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 |
B.金属冶炼通常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
C.陶瓷、水泥和光导纤维均属于硅酸盐材料 |
D.“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霆天气 |
用某浓度NaOH溶液滴定一元酸HA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滴入NaOH的体积,纵坐标为所得混合液的pH;甲基橙变色范围为3.1~4.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A的浓度为l×10-4mol·L-1 |
B.实验时可选甲基橙作指示剂 |
C.V=10mL,酸碱恰好中和 |
D.pH=7时,溶液中c(Na+)>c(A-) |
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与盐酸混合,生成单质硫并沉淀出来。若将硫代硫酸钠溶液先与界面活性剂(不参与反应)均匀混合于烧杯中,再加人盐酸溶液并立刻搅拌,静置后无沉淀产生,得到含硫单质的胶体(硫分散在体系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界面活性剂减缓了硫生成的速率 |
B.烧杯中单质硫颗粒直径约为10-9~10-7m |
C.硫代硫酸钠与盐酸反应中,盐酸作氧化剂 |
D.用平行光照射烧杯中液体,将观察到光的“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