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 1.0 mol/L盐酸跟50 mL 1.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上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环形玻璃搅拌棒的作用是 。
(2)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 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差(t2-t1)/℃ |
||
盐酸 |
NaOH溶液 |
平均值 |
|||
1 |
25.1 |
24.9 |
25.0 |
31.6 |
6.6 |
2 |
25.1 |
25.1 |
25.1 |
30.6 |
5.5 |
3 |
25.1 |
25.1 |
25.1 |
31.9 |
6.8 |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 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 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ΔH=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测量起始温度时需要两个温度计,如果只用一个温度计测量,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完成下列问题。
(1)用 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制得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含有0.2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和E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证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
(1)装置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③中的现象可证明SO2有______________性。
(4)装置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3 组实验,如图Ⅰ~III 所示。
(1)Ⅰ所示的实验,若固体质量相同且稀盐酸足量时,气球鼓起较小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II、III 所示的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③与II 相比, III 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III 比II 复杂
b.III 比II 安全
c.III 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II 不行
(3)若用III 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 中装入的固体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某科研小组探究工业废Cu粉(杂质可能含有SiO2、Al2O3、Fe2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成并制备少量CuSO4·5H2O,实现废物综合利用。他们进行了两组实验,过程如下:
过程Ⅰ:
过程Ⅱ:
(1)废Cu粉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过程①③中可能发生的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过程Ⅰ、II,计算该9.4g废Cu粉中,m(SiO2)=_________,m(Cu)= _________;
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钠与水反应(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实验前在橡胶塞下端打一个小孔穴,将一大小适中的钠块固定于针头下端,向上抽动针头使钠块藏于孔穴内.在玻璃反应管内装入适量水(使钠块不与水接触).实验时,拔去橡胶乳头,按住橡胶塞,将针头缓缓向上拔起使钠与水接触,反应管内的液体被产生的气体压出,流入置于下方的烧杯中,气体则被收集在反应管内。
(1)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钠块熔化为闪亮的小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向烧杯中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溶液变红,说明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3)如果实验前加入反应管内水的体积为amL,欲使水最终全部被排出,则所取金属钠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 g(设当时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mL/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