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 1.0 mol/L盐酸跟50 mL 1.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上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环形玻璃搅拌棒的作用是 。
(2)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 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差(t2-t1)/℃ |
||
盐酸 |
NaOH溶液 |
平均值 |
|||
1 |
25.1 |
24.9 |
25.0 |
31.6 |
6.6 |
2 |
25.1 |
25.1 |
25.1 |
30.6 |
5.5 |
3 |
25.1 |
25.1 |
25.1 |
31.9 |
6.8 |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 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 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ΔH=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测量起始温度时需要两个温度计,如果只用一个温度计测量,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下表是某地区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化学和生物学科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
精制海盐、碘酸钾 |
含碘量 |
20~40mg/kg |
卫生许可证号 |
××卫碘字(1999)第001号 |
分装日期 |
见封底 |
储藏方法 |
密封、避光、防潮 |
食用方法 |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
(1)要在食盐中加碘,是因为碘是人体内合成____________激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引起疾病。
(2)食盐中加碘,这碘指的是(填化学式),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在受热时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在试管里先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然后加热煮沸。把NaOH溶液倒去后,再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备用。 | ||
B.在洗净的试管里配制银氨溶液。 | C.沿试管壁加入乙醛稀溶液。 | D.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步骤A中加NaOH溶液振荡,加热煮沸的目的是: 。
(2)步骤D应选择的加热方法是(填下列装置编号)
(3)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对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实验如下表):
实验变量 实验序号 |
银氨溶液的量/mL |
乙醛的量/滴 |
温度/℃ |
反应混合液的pH |
出现银镜的时间/min |
1 |
1 |
3 |
65 |
11 |
5 |
2 |
1 |
3 |
45 |
11 |
6.5 |
3 |
1 |
5 |
65 |
11 |
4 |
①实验1和实验2,探究的是。
②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 mL,乙醛的量为3滴,温度为55℃,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出现银镜的时间为min。(填范围)
③你认为探究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条件,除了测定银镜出现的时间外,还需要比较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银镜的。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的浓度。请回答在主要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将1.70g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成200mL溶液。将0.20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滴定时,锥形瓶中加2—3滴作为指示剂;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旋转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
当时即为滴定终点。有关数据如下:
滴定序号 |
待测溶液体积(单位:mL) |
所消耗盐酸体积(单位:mL) |
||
滴定前读数 |
滴定后读数 |
消耗盐酸体积 |
||
1 |
20.00 |
0.50 |
20.60 |
V(平)= ________ |
2 |
20.00 |
6.00 |
26.00 |
(2) 计算:测得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烧碱样品的纯度为
(3)若该学生测定值偏大了,则引起测定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酸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碱液洗
D.酸式滴定管起始读数俯视,滴定后读数仰视
E.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添加少量蒸馏水
F.取待测液时,碱式滴定管未用碱液洗
G.当指示剂局部变色时,停止滴定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 _______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_________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________mL;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mL。
(4)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请用上述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红矾钠(重铬酸钠:Na2Cr2O7·2H2O)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铬常见价态有+3、+6价。铬的主要自然资源是铬铁矿FeCr2O4(含有Al2O3、MgO、SiO2等杂质),实验室模拟工业以铬铁矿为原料生产红矾钠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中主要反应:4 FeCr2O4 + 8Na2CO3 + 7O2 8Na2CrO4 + 2Fe2O3 + 8CO2
①中副反应:Al2O3 + Na2CO3 2NaAlO2 + CO2↑,SiO2 + Na2CO3
Na2SiO3 + 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r2O4化学名为亚铬酸亚铁,写出它的氧化物形式________________。步骤“①”的反应器材质应选用__________(填“瓷质”、“铁质”或“石英质”)。
(2)“②”中滤渣1的成分是__________,“③”中调pH值是_______ (填“调高”或“调低”),“④”中滤渣2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⑤”酸化的目的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写出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是Na2Cr2O7·2H2O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则操作I是______,操作II是______(填序号)。
①蒸发浓缩,趁热过滤②降温结晶,过滤
(5)已知某铬铁矿含铬元素34%,进行步骤①~④中损失2%,步骤⑤~⑦中产率为92%,则1吨该矿石理论上可生产红矾钠_______吨(保留2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