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
|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
|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
|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 |
|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
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
|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
|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
|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
图5为武汉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读图,回答问题。
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立春(2月4日) | B.夏至 | C.秋分 | D.冬至 |
下列有关该日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温早晚凉爽,中午较热 |
| B.气象条件较好,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
| C.紫外线不强,轻度防晒 |
| D.气温日较差较大,过敏体质者易过敏 |
图4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 B.②为高空南风 |
| C.③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 D.④为东南信风 |
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洲西南部高温干燥 |
| B.巴西高原绿草茵茵 |
| C.大陆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海洋)向北凸出 |
|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
该中图1为“某大陆地形剖面”,图2为“某假想陆地的部分图”,图3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根据图1中所示大气环流状况判断,此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秘鲁沿岸海水异常升温,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
| B.图中C地草类葱绿,动物大规模向南迁移 |
| C.开普敦天气晴朗,好望角附近海域风平浪静 |
| D.恒河河水量大增,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图1大气环流所示季节,半年后图2中小岛F西海岸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 |
|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 |
|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
|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 |
若黄赤交角为0°,图2中甲乙丁戊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不再存在的是
| A.甲 | B.乙 | C.丁 | D.戊 |
在图l大气环流所示季节,图3中地球绕日公转处在轨道上的位置大约应为
| A.a | B.b | C.c | D.d |
该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完成问题。
①地比②地()
| A.海拔高,坡度大 | B.海拔高,坡度小 |
| C.海拔低,坡度大 | D.海拔低,坡度小 |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 A.东北向西南 | B.东南向西北 | C.西南向东北 | D.西北向东南 |
读图,回答问题。
对上图所示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图表示的是7月份 |
| B.此时蒙古高压势力正强 |
| C.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 |
| D.该图东部地区正值少雨季节 |
当澳大利亚大陆上等温线大致向低纬方向凸出时( )
| A.全球正值一月前后 |
| B.我国各地均是昼短夜长 |
| C.南极大陆正值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 |
| D.北印度洋海水大致自西向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