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12。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 A.濒临五大湖 |
|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
|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
|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
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
|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 D.美国本土 |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 A.良好的工业基础 | B.便捷的交通运输 |
| C.充足的劳动力 |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
如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地区有一段长城遗址,其位置最有可能位于
| A.A—B段 | B.C—D段 | C.E—F段 | D.G—H段 |
人们在甲乙丙丁地最有可能看不到古长城遗址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
| A.450 | B.449 | C.200 | D.199 |
单位产品成本与该产品工业部门区位有很大关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a、b分别表示的要素是
| A.运费、土地成本 | B.劳动力成本、运费 |
| C.劳动力成本、科技成本 | D.科技成本、土地成本 |
如果考虑a、b两要素的综合成本,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读下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下列各题。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 A.生物圈 | B.水圈 | C.①圈层 | D.②圈层 |
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 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 |
| C.①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
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左图“歌伦布航海线路图”和右图“所使用的象限仪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按哥伦布的最初计划,他将一直沿
| A.4°34′N航行 | B.28°N航行 |
| C.41°34′N航行 | D.62°N航行 |
为加快航速,下列洋流中哥伦布航海时可利用的是
| A.加那利寒流 | B.拉布拉多寒流 |
| C.本格拉寒流 | D.东格陵兰寒流 |
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于2014年2月建成。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和“泰山站建筑外景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我国科考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 B.昆仑站气压最高 |
| C.泰山站光照时间最长 | 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
泰山站主体为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采用该式建设主要是()
| A.利于防寒保暖 | B.通风防暴雪堆堵 |
| C.防紫外线辐射 | D.利于天文观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