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票证旧事》记载,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春瑜决定当年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
| B.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 |
| C.节俭与奉献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 |
| D.“文革”动乱导致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 |
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的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
|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
|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改革 |
|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
|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当前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 )
| A.推翻沙皇制度,完成民主革命 |
| B.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
| C.粉碎白军进攻和外国武装干涉 |
| D.同德国政府签订和约,退出世界大战 |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要表现在( )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
|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
|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
| D.指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列宁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做的准备是( )
| A.发表《四月提纲》 |
| B.创办《火星报》 |
| C.著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
| D.著述《国家与革命》 |
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地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
| A.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
| B.二月革命中 |
| C.七月事件中 |
| D.十月革命中 |